发布日期:2025-03-08 21:27 点击次数:104
第六届相声非遗大会,锣鼓喧天,热闹非凡,该来的都来了,不该来的,嗯,还是没来。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,又双叒叕缺席了。
这事儿吧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毕竟,马街书会这么大的热闹场子,老郭和冯巩都没去。一个忙着德云社的全球巡演,一个忙着操持非遗大会,都挺忙。不过,岳云鹏倒是去了马街书会溜达了一圈,算不算给师父探探路?这不好说。
说回非遗大会。这名头,一听就正统,就传统。老艺术家们齐聚一堂,共襄盛举,场面相当讲究。可名单里翻来覆去,愣是没瞧见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影子。这就好比,包饺子,馅儿是好馅儿,皮儿是好皮儿,可偏偏少了点醋,总觉得差点意思。
有人说了,这醋,它可有可无。主流相声界,讲究的是传承,是正统,是“规矩”。郭德纲的路子野,又是网络直播,又是海外商演,和他们格格不入,就像拿咖啡冲泡 jasmine tea,味道有点古怪。
可话说回来,这些年相声要是没郭德纲,还能不能这么火?怕是早就成了博物馆里的老古董,等着人考古了。老郭的本事,那是实打实的。他把相声从博物馆里请出来,搬上舞台,送进网络,让年轻人也听得懂,笑得出来。这功劳,得认。
可主流和非主流,就像两条平行线,看着都在说相声,但说的好像不是一个玩意儿。一个像穿着西装的绅士,举手投足都透着讲究;一个像穿着T恤的摇滚歌手,自由不羁,嗓门嘹亮。
有人说,老郭的相声太俗,段子太糙,不够“高雅”。可高雅这玩意儿,谁说了算?曲高和寡,阳春白雪,固然好,但能听懂的人有几个?老郭的相声,下里巴人,通俗易懂,老百姓爱听,这就够了。
再说这非遗,保护的是传统文化,又不是哪一派哪一家。相声这门艺术,它需要传承,也需要创新。老艺术家们固守传统,固然重要,但也不能故步自封,闭门造车。时代在变,观众的口味也在变,相声也得跟着变,才能活下去,活得好。
德云社的路子,虽然看着野,但也算是给相声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。他们把相声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,用年轻人的方式演绎传统艺术,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。这难道不是好事?
说到底,相声这碗饭,谁都能吃,但怎么吃,吃出什么味儿,还得看各家本事。主流相声界也好,德云社也罢,都是为了把相声这门艺术传承下去。与其互相瞧不上,不如互相学习,取长补短,共同进步。
非遗大会,它应该是所有相声艺人的舞台,而不是某些人的专属领地。相声这棵大树,需要各种各样的枝叶才能繁茂生长。一家独大,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
相声的未来,不在于门户之见,而在于兼容并包。